是骑‘射’九发九中,但比起刚才吕明允的九发九中,无疑要高出一筹!
看着林逸青英姿勃发的样子,骑着牦牛的承翔竟然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林逸青在万众注目之下退场之后,考生们依次参试,不多时,当武官唱到承翔的名字时,承翔猛一‘激’灵,这才意识到,该自己上场了。
当承翔骑着牦牛来到场上时,几个考官的脸‘色’的确象那个马场‘女’孩子说的那样,变得有些发绿。而周围则是考生们低低的哄笑声。
“这人不是疯子吧?”
“你懂什么!牦牛也是坐骑!雪域卫藏之民多有骑乘的!”
“是坐骑不假,可是能骑着它上阵么?”
主持考场的武官看见承翔跨着的这头牦牛,也是吃惊不小——他主持武举考试也不是头一回了,可看到有人骑着牛来参考,的确是头一回。
武官求助似的转头望了台上的考官们一眼,几名考官对望了一眼,点了点头,为首的考官挥了挥手,“试吧!”
武官发出了考试开始的信号,承翔原本还担心自己会给撵出考场,但看到考官们竟然让自己参试,不由得心下大喜,立刻催动座下牦牛,向前奔去。
这头牦牛‘性’情温顺,也非常善解人意,它知道这会儿是它显本事的时候,立刻便撒开四蹄,奔跑起来,而且不用承翔指示,它便自动的绕着靶心奔跑起来,而且速度似乎还不慢。
和战马不同,这头牦牛跑起来又快又稳,承翔在它背上张弓搭箭竟然比在家里的那匹矮马还要方便,不由得高兴万分。
家里头的那匹矮马,比一头猪高不了多少,而这头牦牛的个头比那匹矮马要高不少,但跑起来更稳当,是以让他信心大增,立刻张弓搭箭,一箭又一箭的接连‘射’出。
九箭转瞬‘射’出,他也不知道中了没有,只是累得在牦牛身上直喘气,直到武官唱报出“九发八中”,他才惊觉过来,自己竟然通过了考试。
林逸青看着这位骑牛应考还通过了的武举子,不由得暗暗好笑。
他当然明白这个家伙通过了是怎么回事:和奔跑起来十分颠簸的战马相比,牦牛跑起来要平稳得多,因而更加易于瞄准,是以这个人虽然箭法差些,但占了座骑的便宜,是以竟然通过了考试。
可能是看出了这个人占了骑牛的便宜,是以考官们在确定成绩时,给这个人减去了一箭,定为“九发七中”,以示公平。
弓试考完之后。便是马试了。
林逸青最初以为马试很可能是弓试通过的武举子们分别举行马上对战比试,胜者进入最后的刀试,但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马试不是马上对战。而是在马场树立一个个木桩为靶,考生们骑马前冲,弯腰用各自的兵器砍斫,木桩一共有十二根,以砍中八根为合格。全部砍中为优秀,比起弓试中的骑‘射’一项,难度较高一些。而只有通过了马试之后,才允许进入刀试。
但对林逸青这样的久经沙场的人来说,这种类似马术表演的骑马砍木桩考试简直有如儿戏一般,是以在这轮考试当中,他又是轻松的便拔了头筹——十二根木桩全部用长刀砍中。
虽然他赢得轻松,但参考的武举子们便不那么容易了,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马术不佳,有的没等冲到木桩前便掉下马来。还有的人在挥刀劈砍木桩时不是兵器脱手,便是用力过猛摔下马来,一轮考试下来,被淘汰下来的人不少,包括刚刚那位骑着牛通过了弓视的武举子。
这位武举子是天生的活宝,他骑着牛夹在战马中奔驰,本来个子就矮,加上控牛不利,结果牦牛跑得兴起,竟然一头撞断了木桩。骑在牛身上的他给直接从牛背上甩了出去,一根木桩也没有砍到,直接和摔下马的人一并淘汰。
看到此人摔了个狗吃屎的样子,全场考生爆笑不已。秩序大‘乱’,导致考试被迫中断了一刻钟。
这个有些搞笑的马试结束之后,参考的人约有三分之一被淘汰下来,剩下的共计有200余人则前往擂台处,参与最后的考试——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