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谈:中间人士闻讯气愤而又担心,明知省韩是故意要挟,要价“未免太高”;又担心新四军不肯割爱,使省韩貌似有理,放胆
进攻,则和平无望。
殊不知陈毅早就料到韩德勤会如此煎逼,也早已得到韩军“作战计划佯攻姜埝而以主力由海安攻黄桥”的情报,他向中央毛、朱、王报告:“我们
为取得政治优势暴露韩之真面目争取中间派合作,决心将姜埝让给两李,全力集结黄桥附近”。这一“决心”是达到上述3个很高要求的妙着:
第一,军事上高度集中兵力,才能打歼灭战。第二,姜埝让与两李,使他们“从事实上感觉新四军发展不仅与他无损
且能得利”,就会在决战中保持比较可靠的中立。第三,新四军让出姜埝,韩德勤还会进攻,就能暴露其真面目,使他在
中间势力面前完全孤立。陈毅在军民代表会议上慷慨陈词:宣告新四军顾全大局,同意退出姜埝。
绅商各界同声赞叹。朱履先的发言最有代表性:“如果你们退出姜埝,省韩还来进攻,则是欺人太甚,万分无理。不但欺骗了你们,也欺骗了我们,省
韩必遭苏北人民之共弃!”
两李得陈毅通知,喜出望外,即派一纵队前往姜埝接防。陈泰运方面,陈毅也让黄逸峰去联络,并赠送百多条步枪,几挺轻机枪。
陈毅进一步向他们指出:省韩如果战胜了新四军,回过头来就会收拾他们。据黄逸峰说;李、陈都向陈毅作了决不参战并提供情况的保证。
韩德勤却以为自己的威胁非常成功,足证新四军实力不足,“匪胆已寒”,乃出尔反尔,公然打电报下命令,要新四军立即退出姜埝,经黄桥开回江南。
各界代表“闻讯大哗”,方知“根本歼灭新四军乃其既定的不可动摇之政策。”陈毅令部队按原方案在9月30日撤出姜埝。同时,他写了一封信致韩国
钧,经黄辟尘等过目后送去海安。这封信充满爱国爱民的义愤,激动人心。黄辟尘、卢止庵、吴云山等代表也分别致函韩国钧、李明扬:“陈指挥为顾
全大局,爱护地方,已退出姜埝。”他们自己在韩德勤的顽固态度面前“能尽智竭”,“准有返家候命”了。韩国钧闻知详细后不禁叹道:“贼子无信,
天必殛之!”很想当江苏省主席的李明扬还真给蒋介石打了电报:“苏北局势日非,措置未免有失当之处。恳即派大员来苏坐镇,力求改善,挽救危局,
否则将不堪闻问矣!”
第四节dú • lì歼韩
政治上孤立省韩的部署圆满完成了,决定性的问题还在于:军事上如何在八路军和四、五支队的战略配合下,完全以自己的力量,不仅粉碎韩军的
进攻,还要歼灭韩军的主力。
根据侦察和统战所得情报,韩德勤进攻的部署如下:右路军是两李和陈泰运部队。韩德勤令其向黄桥西侧进攻,并从右侧掩
护在中路进攻的韩军主力。事先,省韩多次向国民党军委会告状,使之得出了“李明扬不服韩之指挥,坐观成败”的严重考语,同时,韩又给两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