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拉拢。战时,省韩还将派专员在两李及陈泰运的指挥部联络监视。所以这右路军的中立也并非完全可靠,万一变脸,万人的兵力压上来,当然
是严重的威胁。
左路军由第一、五、六、九、十共5个保安旅的大部组成,任务是攻击黄桥东南。
进攻军的主力全在中路。中路军又分3路。第八十九军的三十三师为左翼,攻击黄桥东面。军长李守维亲率一一七师大部及军dú • lì团、炮兵团等为
中坚,由营溪南下,攻击黄桥东北。装备精良的主力dú • lì第六旅为右翼,攻黄桥北面。这中路共有兵力万人以上,中路的3支人马在黄桥附近将基
本上联成一片,离黄桥20里时相隔也不过10余里。新四军若集中兵力攻击其一路,另一路很快可以增援,很难围歼,相反会使新四军迁回部队陷入腹
背受敌的被动地位。
如果全部进攻力量26个团3万余人齐头并进,黄桥新四军更穷于应付。同时,日寇也加强了长江封锁。沿江驻守的顽军也劫走船只,不让新四
军“逃往江南”。这是抗战开始以来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摩擦作战。作战方针是dú • lì歼韩。实现这方针的作战方案却非常难以制订。
一种考虑是固守黄桥,等待增援;或固守黄桥,击溃进攻之敌。击溃不是歼灭,只是打退。固守的结果,双方消耗都很大,这对新四军来说还是得
不偿失。更严重的是新四军消耗过大,战斗日期延长,黄桥将出现危局:原本中立的两李、陈泰运部队和原本不积极进攻的保安旅、团将乘机或被迫向
黄桥进攻。甚至如刘少奇所提醒的“敌‘扫荡’配合韩”。这都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实践证明,虽然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八路军黄克诚部到10月1
日前后都决心增援陈毅,八路军并于10月5日出动,但在八路军所不习惯的河川地区战斗前进,速度受限。在韩军主力已于10月6日被全歼于黄桥
的情况下,八路军经过多次战斗方于10月10日抵达盐城以南的白驹一带,离黄桥地区尚远。如果黄桥新四军采取固守方案,危险极大。
另一种方案是分派一部分主力东进,吸引韩军分兵追击。新四军主力也不守备黄桥,求得在运动中歼顽主力一部,迫使韩顽撤退。这方案分散了新
四军主力,不能大量歼灭韩军主力,战役一开始即放弃黄桥,进行无后方作战,必然影响民心士气,对支持战争亦很不利。
陈毅、粟裕与钟期光、叶飞、王必成、陶勇等反复勘察和研究,制订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并以独六旅为首歼对象的作战计划。
以黄桥为轴心,可在扼守黄桥过程中大量吸引和消耗韩军主力;更便于在黄桥及其翼侧关照全局,围绕此轴心机动地转用兵力,逐个地分割围歼韩
军。吸取营溪战斗的教训,决心最大程度地诱敌深入,将韩军直放到黄桥附
近,以便切实包围。最关重要的是选准独六旅为首歼对象:
独六旅为韩军中路右翼,再右即为右路军两李部队。两李可以被迟滞,使独六旅的右侧完全暴露,便于新四军主力埋伏于其开进道路之西面,举行
突袭。在正规防御战中采取游击运动战的伏击突袭,可以取得出敌意料的巨大优势,利于战斗速决。而速决,对于这次战役的初战来说,特别重要: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