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陈毅传(txt下载)>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54(1 / 2)

共争端,解救自己的不利处境。至此,国民党

方面不得不在关内暂停军事上的冒险进攻,和中国共产党签订了停战协定。双方共同宣布,于1946年1月13日实施全面停战。

然而,谁能相信这就是永久的和平呢?陈毅司令员告诫部属:和平谈判是高级领导人的事,你们部队的责任就是准备打仗。

第二节从和谈走向战争

1月28日,一架飞机飞至临沂上空,投下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的一道军令,要求仍交火的国、共双方停止冲突脱离接触。陈毅研究后亲拟回电,表

示遵照执行,但“我地区被我包围之敌伪城市仍应由我受降,此乃我敌后抗战八年应得权利”。2月2日,济南执行小组美方雷克上校又飞来临沂,与

陈毅会晤两天。陈毅首先揭露国民党进攻事实,而后又作某些克制让步;据事实讲道理纵横天下申明自己的立场主张,又不失幽默风趣;终与雷克达成

几项口头协定。在回去的飞机上,雷克对同行人说:“象陈毅将军这样有才能的中国军事将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以后,雷克上校以及徐州执行

小组美方代表哈里斯上校及驻青岛美军司令克莱门将军等,数次去临沂拜访陈毅。克莱门在谈话中劝共产党妥协以占政府一席位置,因为顾祝同在徐州就有30

万军队,共产党无力对抗。陈毅回答:他只要用5万兵力就能进占我这个临沂,但10个师进来容易,如果要出去1个师也难出去。”美国西点军

校出身的克莱门将军瞠目以对,陈毅侃侃而谈,从军事辩证法,美国dú • lì战争直谈到解放区的煎饼大葱,充分利用此机会分析形势,阐明真相。给克莱

门印象极深。通过各种接触,陈毅在美军军官及许多民主人士中,争取了大量同情者。

3月1日春寒料峭,陈毅接中央指示,登上一架专门来临沂接他的飞机,到达济南,在这里迎接了从北平来济南视察的“军事三人小组”张治中、周

恩来、马歇尔。军调济南执行小组向三代表汇报山东各地国、共冲突的调处情况后,周恩来有凭有据地讲了国方将伪军加委使之摇身变为国军的问题,

还揭露国方急于恢复交通实质是利用其运兵向解放区进攻的真相,态度严肃而又克制,发言有理有节。而陈毅在济南则与王耀武、何思源等国民党军政

官员作了些个别接触。他与王耀武来去常常同乘一辆卧车,言谈之中,王耀武向陈毅称赞说,你们共产党有三大长处——善学习研究学问;与人民关系

好;能作战。他并且表示国内战乱已多年,自己作为军人,也是愿和平不愿打的。陈毅听后心里自然明白,王耀武的话里有些真情,有些苦衷,但也有故作姿态之处。

当日下午,陈毅又随张、周、马歇尔3人飞抵徐州。在这里,主要是谈判苏北淮阴地区国共两方

粟裕部与顾祝同部摩擦的问题。第二天上午与马歇尔的会谈,周恩来特介绍陈毅代表自己出面。面对这位声势煊赫的美国五星上将,陈毅身着新四军自

制的棉布军装,神态从容自信,不卑不亢。他列举事实,申述理由,正式提出,有必要向新四军所在的苏中地区增派一个新的小组去实地考察,以制止

当地国民党军队的挑衅进攻等问题。又坦率指出:此次在徐州举行的宴会中,共方代表人员的席位被有意压低了,陈毅对此种轻慢无礼的态度表示遗憾。

马歇尔听罢,同意考虑向苏中增派三人小组的事,又召进美方一位上校,询问昨日宴会的座席安排问题。上校答,是徐州国民党方面安排的。马歇尔倒

也坦率,立即为此事向陈毅表示了歉意。顾祝同开始时是对共方代表极倨傲的,经陈毅这番堂堂正正的交涉,美国人又说了话,他态度上便也有些改变。

后来与陈毅谈话中,还表示赞同陈毅所说的“和平巨流不可阻挡”的观点。在谈判斗争中,陈毅既善于做对方个人的争取工作,又总是清醒地正视对方

的总的政策,既交了朋友,又坚持原则。

在这一停战阶段中,陈毅明确地认识到,是和是战,最终不是取决于共产党,而是取决于国民党。因此,陈毅一方面参与和指导华东地区停战谈判

斗争,另一方面又始终抓紧着部队整编、练兵,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改运动等项工作。对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到来,部队上上下下有许

多混乱思想,对战争在短期内再度爆发的可能性普遍估计不足,所以从2月份起布置和开展了“百日军政大练兵运动”。5月1日,又在“百日练兵”

的基础上,颁发了以军事训练为主的第二期练兵指示,进一步提高战术、技术水平。以后,国民党的战争企图逐步暴露,对解放区蚕食活动日益加紧。

陈毅及华东党政军领导人,乃进一步加强战备动员,批判和平麻痹及各种享乐腐化思想和个人主义打算,加强和扩组野战部队,并要求地方加紧进行土

地改革工作,军队要积极拥护与支持土改。这样,使情况有所改观。

与此同时,国民党逐步调齐了兵马。首先是将其远离前线的部分主力秘密运送到解放区边缘的战略要地来。就华东地区来说,1月份停战令生效时,

国民党全部兵力是17个正规军47个师,但到6月份,又秘密增调7个军19个师,在华东解放区及其周围布下的兵力达23个军66

个师,约52万人之众。其南线军队进行了整编:以从100万日军手中接收的以及美国援助的武器加

强了装备;进一步加强和改编伪军,组织大批“还乡团”;其间向山东、苏皖解放区的蚕食进攻已达977次,侵占解放区城镇村庄400余座。总之,进

攻部署已接近完成,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面对这种情势,共产党军队显然不能作无止境忍让而不反击。但向何处反击能在政治军事上取得有理有利地位?陈毅颇费思量。在中央军委具体筹

划下,他组织山野部队,抓住国民党向华中四分区(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开始动手的时机,在山东选定人心痛恨的伪军为作战对象,发起了讨逆战役。

6月7日晚,山野各主力兵团奉令同时分别向德州、泰安、大汶口、枣庄、周村及胶济路东段的高密、胶县、即墨等据点的伪军发起了突击。到16

日,预定攻击的据点除大汶口外,全部夺取。被派到德州指挥伪军的国民党中将司令王继祥以及各据点3万余伪军被俘获,同时毙伤伪军3500余人。这

些“钉子”一拔,就拆除了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跳板,同时也策应了中原、苏皖解放区的斗争。由于打的是伪军,“师出有名”,国民党无话可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