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陈毅传(txt下载)>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54(2 / 2)

政治上首先赢了一着。继而战役取得全胜后,又“适可而止”。立即收兵转入整训,使紧张局势及时得到缓和。这是一个将军事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运

用得极为成功的范例。

6月26日,蒋介石在完成了各项战争准备之后,彻底撕下和平面具,下令包围中原5万解放军半年之久的25个师“吃掉”该部。以此为标志,延续

5个多月的停战局面终告结束,全国大规模内战就此展开。蒋介石自恃有优势兵力和装备,有美国经援和军援,扬言要在3个月至半年内消灭共产党。

蒋介石对华东的如意算盘,是实行由南向北的逐步压缩,先将解放军华中主力赶过陇海路北,再会同胶济线南下的国民党军将其聚歼于鲁中地区,以解

除其宁沪杭中心地带的“心腹之患”。

战云滚滚,大军压境。中央军委6月22日来电指示作战方针:“山东区以徐州为主要作战方向,主要着重调动徐州之敌于野战之中歼灭之。”这一

计划核心是着重向南,首先给予向华中解放区进攻的敌人以有力打击。然后华中、山东主力分由淮河南、北进击津浦线,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造成对徐

州合围形势,以调动敌方在运动中予以歼灭。这样,就可以甩开向北的蒋军

而插到国民党区域取得人力物力,取得战局上的主动。陈毅次日即复龟中央,完全同意这一南下作战方针,并对山东野战军作了部署。

但苏中方向的粟裕、谭震林向中央和陈毅力陈在苏中内线歼敌的有利条件和兵出淮南的不利条件,不主张一开始便将苏中主力调去淮南、淮北。就

指挥关系而言,粟、谭所率的华中野战军在战略行动上归陈毅指挥,但它归华中分局领导属华中军区建制。因此在指挥关系的协调上,陈毅也颇费思量。

6月27日,陈毅一面向中央作了报告,一面向粟、谭发电,望能从华中野战军抽16个团兵力投入淮南作战,但接到粟裕回电,“建议只抽8至11

个团去淮南参战,主力仍留苏中作战。”并列举数条理由表明主力暂缓西调先在苏中打几仗的必要性。为了深入研究问题,陈毅于第二天(28日)亲自

到陇海线上的新安镇附近,与华中局领导人张鼎丞、邓子恢会面商讨。经反复商询斟酌,中共中央终于复示允许华中野战军暂缓西调。7月4日,中央

军委根据政治局势及敌情变化进一步明确指示:“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之顽可能同时向我进攻,果如此,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到外线,

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7月初,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在出征前因脑溢血突然去世。而大敌当前,只能将悲痛化为力量,陈毅将罗副军长的追悼会变成了一次激励士气的誓师

会。他在致词中说:“革命的自卫战争必定胜利!我们每个人要抱定决心:打了胜仗开庆功会,打了败仗开批判会,打死了开追悼会!”这三句表达了

必胜决心的壮语,很快在部队指战员中流传。

7月中旬,蒋军向淮北、淮南、苏中、鲁南解放区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其中以淮北为主要方向。5个整编师12个旅的兵力,自徐州以南分3路向东

推进。陈毅决心以少数兵力牵制敌中路和右路兵团,而以主力歼灭位置最突出的左路兵团(整编第二十八、五十七师各两个旅)。然而,正当山野部队

向其左路兵团接近时,其中路整编第六十九师之第六十旅、九十二旅进到了朝阳集、渔沟地区与左路兵团取齐,继而六十旅向左路靠拢而九十二旅显得

突出孤立了。他令二纵、九纵、二十旅共计13个团的兵力,攻歼朝阳集、渔沟地区的敌九十二旅,并在运动中攻歼向南增援的六十旅。

朝阳集战斗从7月27日凌晨开始,前后经历两昼夜,歼灭了蒋军九十二旅全部,六十旅一部,共5000余人,至此蒋军东进的中路兵团基本被击退了。

这一仗在指挥部署上依据了中央军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因而以较小的伤亡代价,取得了山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开始后的第

一个歼灭战的胜利,使华中全军受到很大鼓舞。陈毅同样受到很大鼓舞,因而作七律诗一首以示庆祝。当此捷报于7月30日传到山东临沂刘家庄时,张

茜又生了一个男孩,可谓“双喜临门”。以后为孩子命名“小鲁”。

与此同时,华中主力在苏中地区也面临着4倍于己之敌的进攻。7月13日至15日,粟裕以先发制人手段集中15个团兵力,首先攻击了宣家堡、泰

兴,歼敌3000余人,打响了头一炮。继而在如皋东南歼敌万余。以后连续作战,七战七捷。然而在淮南方向,敌自中旬起以精锐兵团“五大主力”中的

两个:第五军、整编七十四师,以及第七军一部,分路向津浦路东地区进攻;路东各部实施反突击,未能得手而一再后退,到月底撤离该区,整个淮南解放区失陷。

回顾从和平转入战争的第一个月作战,陈毅所部虽有苏中及朝阳集的胜利,但也显露出某些不能适应全面内战与新阶段大兵团正规作战的弱点与问

题,陈毅没有理由对未来战局作过于乐观的估计。

第三节艰苦备至的转折

大雨倾盆,连日不停,部队冒雨涉水,步履艰难。

陈毅于7月25日率山野指挥部南越陇海路到达淮北。一副异常的景象摆在面前,正如他在给华东局和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所说:“到处一片汪洋,每

夜部队只能走20里至30里,榴弹遭水湿即不能用,部队特别疲劳,病员增多,敌驻扎之村落即沟深水满,不好突击。”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怎么办呢?

陈毅表示:“现华中全境,苏中敌气已颓,淮南、淮北敌气正旺,我决心在淮北打一、二次好仗”,以“改变局势”。但到月底,敌情发生变化,沿陇

海线两侧继续进攻的蒋军主力已增加到15个团,而陈毅手头的21个团的兵力对他们“只能击溃不能歼灭”,便打算“以主力向灵(壁)、泗(县)找

桂顽求战,拟先消灭其两个团即转而进击津浦路宿蚌段。”

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有许多意见认为在水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