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陈毅传(txt下载)>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55(1 / 2)

部队疲困条件下攻城,打桂系均不妥。而参谋长则坚决主张歼泗县桂系两个团。在此激烈争议而需要

司令员拍板的时候,陈毅不顾“沟深水满,不好突击”的情况,误信军分区领导干部所说“泗城外壕水深不过膝”的虚言,没有采纳参谋处大多数人的

意见,而支持了参谋长的意见。接着华中分局的邓子恢、张鼎丞也来电建议应打蒋军不打桂系,陈毅与参谋长也回绝了,表明自己在事前已经作过慎重

考虑,其理由是:“蒋军计8个整旅紧靠在一起,离徐州不到40里,彼此间隔不到10里、20

里不等,增援多而快,只能击溃不能歼灭。此次(在朝阳集)打九十二旅,我9个团打两天两夜始结束战斗,故无法下决心去打北线

蒋军,但蒋军再向东进,则有打的机会。现桂系4个团,分布在灵壁、泗县、五河3处,其增援均在七八十里以外,打定可能全歼,历来打桂系均用相等

兵力,故奏效不大,此次改变是能奏效的。已定5日夜攻泗城不再变。”于是报告中央军委:“当前之敌一为桂系,一为蒋五军,一为薛岳部九十九旅、

六十旅,均系硬货。”“我决心消灭桂系在泗县之两个团,并调动其援队,逐次消灭其二三个团。”

8月3日,军委复示:“凡只能击溃不能歼灭之仗不要打。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机会歼敌,过于急躁之意见并不恰当。”军委复示的基本精神似在于

慎重而反对急躁。对于泗县的攻击,陈毅并未改变决心。从当时志在必得的情况来看,对于攻击失利的可能是缺乏思想准备的。

守泗县的敌军为桂系第七军的一七二师,兵员老,当兵时间平均在7年以上;善守,是他们的特点。这次山野主力19个团南下攻它,以多胜少,应

当是有把握的,然而当时正值暴雨季节,本来河多沟深的泗县地区一片泽国。部队在齐胸的积水中艰难行进,炮车无法跟上,dàn • yào大多受潮失效,部队相

当疲劳,并且由于部署变更仓促,既未能组织各方面攻击部队之间的协同动作,致使担任主攻的八师负担过重,又未能进行周详的战术侦察,因此担任

攻城突击任务的八师感觉把握不大。然而陈毅考虑战机不可失,要赶在敌七军部署调整未完与五军未到淮北之前干掉一七二师主力。

8月7日午夜时分,八师以5个营兵力发起攻城,连续爆破勇猛冲击,不到10分钟即突破大北门和西北门攻入城内。但继而守军组织顽强反扑,攻

击部队准备不足,未能及时发展打通两突破口联系,又无有力预备队和炮火支援。天亮后,守军以猛烈炮火卡断城内外联系,先对突入西北门的两营疯

狂连续冲击,八师部队无工事依托,伤亡甚重,阵地失去,伤亡和溺水者甚

多。敌又集中炮火、飞机、步兵打击攻入大北门的两个营,该两营反复拼杀顽强守住。是夜八师投入预备队3个营接替,仍因力量不足难以发展,形成

对峙局面。同时九纵在城东的攻击未奏效,二纵因河水阻隔既不能攻西门又无法增援大北门。陈毅于深夜2时接到八师报告,甚焦虑,派参谋长赶去师

里处置,同时发电询问具体战况。

9日,五河敌人来援,被第七师击退,而更多敌人正准备向淮北运动。城内八师战士与敌拼杀竟日,血流遍地,河水为之染红,但战斗仍在僵持消耗状态。8月

9日夜,指挥部下令八师停止攻击,全部主力撤至睢宁以西地区休整待机。

曾被称为“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的八师,从未打过这样的“窝囊仗”!虽歼灭敌人3000余,但八师亦付出2000余人伤亡代价,而说到底城未攻下,

使山野西击津浦线的计划受挫,八师士气受挫。悲愤、消沉、牢骚埋怨的话很多。战士说:“上级老说要集中兵力,临到打起来却要敌人两个打我们一

个!”此话确实有理。此次参战总兵力共22个团,但用于攻城的部队仅6个团,而这6个团在攻城时还分去将近一半力量打外围据点,因此战役上的

优势变为战术上的劣势。这是一个值得作战指挥者深刻记取的教训。然而,这种消极埋怨的情绪如果蔓延发展下去,将对下一步作战产生更加不利的影

响。陈毅得知后于10月4日给八师领导写了一封信中说:“3月来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

帅犯两个错误??我应以统帅身份担负一切,向指战员承认这个错误。”他坦诚自责,肯定八师“始终是很好的头等兵团,纪律为各军之冠”,同时也

作自我分析说:“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从来不抱怨部属,不抱怨同事,不推拒责任,因而不丧失信心??,我从来不向敌人低头,但对自己同志我

常常自我批评很愿意低头;胜利时如此,不利时也如此,即失败时亦如此。”信中同时也分析了有利的局势,指出胜利的前途。八师领导读到这样的一封

信,受到极大感动与鼓舞。他们动员上上下下,认真总结了泗县失利的教训。在城市攻坚的组织指挥、战术技术、协同配合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后来由

第八师扩建的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成为第一等的城市攻坚部队,在洛阳、开封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通过总结,陈毅与指挥部人员也得到提高。在陈毅主持的总结检讨会上,各纵队(师)的领导干部及参谋人员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如参谋主任王德

反映:津浦前线作战,每次战前都开会充分研究,布置好协同配合;此次作战事前未召集各纵(师)首长开会,未进行具体组织准备,造成总的部署有

兵用不上,主攻部队兵力分散无预备队。陈毅对大家中肯的意见坦诚同意。陈毅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对大家起了表率的作用,对司令部参谋人员激励尤大。

泗县战斗后蒋军乘势推进淮北,又于9月上旬,开始准备向淮阴、临沂两个方向进攻,造成了陈毅一方进一步的被动。

淮北失利的同时,华中的粟、谭主力却在一个半月中七战七捷,歼灭了国民党6个整旅共5万多人,严重挫折了敌人锐气,振奋了解放区民心士气,

并成为中共中央得出“蒋军必败”判断的实践根据之一。他看来,战争初期各地主力在熟悉地区的内线先寻机歼灭分路进攻的敌人是正确的,过早集中

成大兵团未必妥当。但当敌军逐渐深入,战斗规模逐渐增大时,陈毅又深感两支野战军在几个战略方向上分别应敌,难于集中力量统一指挥以致不能聚

歼大敌的焦虑苦恼。9月初,中央考虑到敌人在控制陇海线之后,山东与华中的联系将被切断,拟派徐向前来山东负责鲁南前线指挥之责,而陈毅负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