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陈毅传(txt下载)>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61(1 / 2)

把问题谈通。但由于指挥部即将移动,未能安排出时间。当夜,野战军指挥部经由临淄西关、索镇到达郭店。陈、粟在处理其它

紧急公务之后,作了彻夜长谈。8月6日,陈毅写了份“指人译”的电稿,报告中央军委和华东局:

“(一)??最近粟、我共谈,粟态度可佩,昨夜长谈,对今后共同工作很有好处。

(二)我认为我党廿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

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两仗未全胜,彼此共同有责,不足为病。谭、我本此观点,互相研究教训,粟亦同意。??。

(三)我本挽三人共谈,谭因东行,故谭未参加。谭临行遗书,此书临别我看了一遍,对粟有帮助,??。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

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军事上一二失利实难避免,虚心接受必为更大胜

利之基础。??”

这份电报,当时的译电员特别注明“错字尚多”,以后己不能订正。但就是这样,作为一支野战军的统帅,陈毅那种为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赤诚,

那种深明事理、知人克己的恢宏器度却跃然纸上。

陈毅是如何“力取教训以便再战”的呢?后来他曾说:“一年来战争出现这样的规律:“此起彼落”。“先打几个胜仗,又碰了钉子,又打了几个胜仗”。“我党

20余年的历史也是胜败的反复,胜利了便轻敌,种下栽跟斗的因素,失败又是胜利的因素。领导上主要是在栽跟斗之后,如何领导爬起来。”

在陈毅发报的当天,收到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于8月5日合署发给陈、粟、谭、华东局并告刘、邓的电报,指示:“陈率六、九纵应迅速转至东面,

与谭及二、七纵会合,从背面钳制敌人,不使敌达到驱我过黄河目的。但目前你们有5个纵队已到运河以西,正好协助刘、邓执行出击计划??你们速

派粟裕西去统一指挥5纵,将全军供给重心经渤海转至鲁西南,争取在鲁西南立足,协助刘、邓作战,否则有被敌驱过黄河危险,你们必须严重对付此种情况。”

要粟裕到西面去指挥华野5个纵队的事,中央军委在两天前已经说过一次了。当时,粟裕向陈毅提过以下意见:一、华野今后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

重心是在外线,请陈司令一同去以加强领导。二、为进一步集中兵力造成战役上的优势,建议增调第六纵队到西线。三、留山东内线的第二、七、九纵

队组成东兵团,由谭震林、许世友指挥。陈毅表示同意,将上述意见联名报告了军委。中央军委于8月6日作出决定:陈、粟率华野机关及第六纵队、

特种兵纵队赴鲁西南,统一指挥华野第一、三、四、六、八、十纵队、特种兵纵队,及配合华野作战的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统称西兵团。内线成立东

兵团。于是,陈、粟决定北渡黄河,经惠民、禹城、聊城转赴鲁西南。

8月11日,华野指挥部在伴庄渡口渡过黄河。第二天上午,为了防空,指挥部在一座比较隐蔽的公路桥下开会。天气炎热,大家不停地摇扇子。参

谋处长夏光似有所感,提起毛笔在自己白色的纸扇面上题写了8个字:“黄河已过,君心甘否?!”陈毅伸手把夏光的纸扇接了过去,想了一想,也提

起笔来,在旁边写了首五言诗:“昨夜过黄河,风大浪又恶??”接着就写如何乘风破浪,夺取胜利,以“高粱玉米熟”来煞了尾。陈毅的题诗被粟裕

发现,又把扇子拿过去,在背面也题了一首诗,在笑声中互相激励,以求合力完成战略大转变。(遗憾的是,这把扇子在2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被

作为“四旧”扫掉了。)

到了惠民,野直大部继续向聊城前进,指挥部则率电台暂留惠民督促物资dàn • yào兵源迅速西运,以便西兵团迅速得到补充。

陈毅在惠民心情并不平静。他已经收到了刘、邓8月8日申时发来的电报说:“顷,我们决心转至外线”。对其行动,军委于8月10日颇为称赞:

“在敌主力东进郓城、西迫鄄城情况下,我在郓、巨作战已不适宜,即北撤亦来不及,只有南进才利机动,刘、邓决心完全正确”。刘、邓的提前出动,

加快了陈、粟运筹9月出击的步伐。

外线出击困难固然增加许多,但是敌人误以为“山东共军已溃不成军,不堪再战”,骄狂起来,已有新的战机可寻,粟裕经过反复思考,计划了两

个歼敌方案。陈毅认为这一仗关系重大,应力求全胜、必须慎重,要他先向陈士榘、唐亮征求意见。交代以后,陈毅抽空前去渤海,料理一下后方的工

作。百忙中,他特别惦记着第十纵队的事。该纵队在郸城地区同国民党第五军打了几天后,退过黄河到东平湖西一块狭窄地区休整,突遭敌军袭击,背

水一战,颇有损失,现已开到张秋镇一带整理。陈毅觉得应该赶紧到那边去

看看,做些“领导爬起来”的工作。

29日晚饭后,陈毅上了吉普车,向西南驶去。他坐在驾驶员的旁边,把帽沿转到后脑勺上,开始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烟,看来是在为到十纵队去讲话

打腹稿。陈毅到了十纵队后,先和领导人谈话,30日下午便给全纵队营以上干部讲形势任务,说明大家正处在由内线作战到外线作战的过渡阶段,任务

很重,困难不少,前途光明。他对大家作了许多安慰和鼓励,也严厉地批评了不冷静,不沉着而造成挫折的问题,对大家的教育和鼓励很大。陈毅本想

更深入地解决一些问题,但到9月1日上午,野战军指挥部要他赶回去,他知道事情重要,已经做好的午饭也不吃了,说走就走。

máo • zé • dōng主席在30日这天亲自给陈、粟发来了一份“绝密”电报,电文中说:“目前中心环节是在陇海南北积极行动,歼击及抓住五军、五十七师,

攻占一切薄弱据点,直接援助刘、邓。??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轸、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在大别山立脚之势,

务望严令陈、唐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全力贯注配合刘、邓。”陈毅记得máo • zé • dōng曾在上个月底发过一份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并华东,说明“陕

北甚困难”,已经反映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严重处境。但从现在这个电文中他更感受到了máo • zé • dōng十分焦急的心情。于是审时度势,下定决心,对粟裕说:

“采取第二方案,争取早打。”正好粟裕也是这样想的,还在陈毅回指挥部之前已作了许多准备和安排,“西字第一号命令”已经下达,各参战部队已

经在作行动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