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陈毅传(txt下载)>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陈毅传(txt下载) 分节阅读 61(2 / 2)

9月3日晚,陈毅、粟裕率野战军直属队、第六、第十纵队南渡黄河。9月5日在邪城及其附近集结,并与第一、第三纵队会合。至此,华野第一、

三、四、六、八、十纵队、特纵及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均已集结于沙土集南北地区,完成了第二方案规定的战役布局。

6日晚上,指挥部召集了纵队领导干部会议,陈毅主持,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粟裕更反复说明早打的好处和取胜的条件。他强调地说,只有打,

才能有力地配合刘、邓,才能扭转现在的被动局面,部队才能得到补充和休整,打好了,鲁西南根据地就能重建起来。经过民主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

并且一致同意首先歼灭五十七师。

真是一环紧扣一环,会议开过,9月7日,五十七师便积极北犯,与第五军之间拉开了20公里的空隙。战机已到,陈毅、粟裕遂下令攻击。当天晚

上便对五十七师形成了合围。经8日一天激战,沙土集外围敌据点几乎全部肃清,夜晚6时,发起总攻,军政攻势一齐展开。9日凌晨3时,便将敌

57师全部歼灭,计毙伤2000余人,生俘中将师长段霖茂以下75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dàn • yào。

早晨,陈、粟报告中央及各方:“我军于虞日开始于郓城南,举行钳制五军、歼灭五十七师的作战。经一日两夜战斗,已全歼五十七师于沙土集,

仅有少数向dōng • tū围,正追击中。此役经10日来与五军纠缠,始吸引五十七师落网。同时,打垮刘汝明两个旅的数次增援,及五军整6日的不断进攻。我

军士气甚旺,决迅速转移攻势,予五军以歼灭性打击。”

11日,收到中央回电:郓城沙土集歼灭五十七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并向西兵团全军将士致庆贺慰问之忱。

战略大转变对于华东全军带有相当大的突然性。分兵、外线出击、雨季

行军作战,造成了很严重的困难和被动。陈毅、粟裕坚决地“领导爬起来”,终于扭转了战局,向深广的敌后大举进军,在扭转fǎn • gé • mìng车轮,推进革命车

轮的历史性转折中,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华东野战军的英雄本色。

第十章传檄到中原

第一节四千里路风尘雪

在沙土集战斗之前,1947年8月24日,máo • zé • dōng就已致电陈毅、粟裕,把他们所率领的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将包括一、三、四、六、八、十、特纵

7个纵队以及中原野战军的第十一纵队)的作战范围规定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在庆贺沙土集大胜利的电报上,中共中央

更明确地指示要求陈、粟率部“在黄河淮河运河平汉之间创造巩固根据地”,以“协助刘邓、陈谢创造鄂豫皖与鄂豫陕两大根据地,协助饶、黎、谭保卫

山东根据地,协助苏中苏北恢复根据地”。中央认为这是一个“伟大任务”,

“你们处在上述四大根据地之中间地带,你们的胜利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接着在9月22日的电报上,中央又在组织建制和领导关系上重新作了区

分: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现辖

之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外,王秉璋纵队(即中野第十一纵队)划归陈、粟辖。

陈、粟、张(云逸)、邓(子恢)同志为晋冀鲁豫中央局委员。dèng • xiǎo • píng仍为中原局书记兼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

记井代理书记,陈毅为该局第二副书记。陈、粟代表该局指导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淮河以北之党政军民工作,以利直接支援前线;张、邓代表该

局指导渤海地区工作(渤海暂时划归晋冀鲁豫领导)。

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统筹刘邓、陈粟两野战军及陈谢兵团的后勤供给。目前除供应刘邓、陈谢两军不放松外,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

华东野战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指导,受华东局直接领导。辖第二、七、九、十二纵队。

但是中央这个电报所作的规定后来有一部分并没有实行。渤海地区没有暂归晋冀鲁豫。10月16、21、24日,陈、粟报中央并邯郸局、华东局的3

个电报依然自称“华野”。

当然,规定的任务是很好执行了的。首先,是扫灭敌人保安团队,扫除国民党fǎn • dòng政权。陈毅十六

七年前就有在中央苏区内扫除白色堡垒的经验,深知在豫皖苏新区消灭

fǎn • dòng地主武装,在挺进初期来说,甚至比歼灭敌人正规军还重要。陈毅、粟裕用善于运动战的华野一、四、六纵以及第三、第八纵队分区横扫,长途奔

袭,有时一夜行军100多里,突袭一个县城。

可怜保安团队怎能抵挡天外飞来的头等主力军,不到一个月,华野在陇海路南连下10余城,豫皖苏地区各县国民党地方团队3万多,被消灭了三分

之一。进入12月,这3万多地方团队,基本上都被扫灭。各级国民党的政权也就土崩瓦解。

其次,是较普遍地发动了群众,宣传了土改,分配浮财,并在原来的蒋管区建立了部分人民政权。陈毅原以为豫皖苏地区是抗战中期新四军第四师

反摩擦反扫荡失利而放弃的地区,群众受了敌顽的摧残当较难发动,不料大军一到,群众热情欢迎,而且踊跃参军。虽然当时因为基层政权匆匆建立,

干部人数又少,新来乍到,开展土地改革为时实在过早,因而中共豫皖苏区

党委领导的土改工作只能是大轰大嗡。部队与地方执行的“开仓济贫”往往打击面过大,侵犯了中农与工商业者的利益。但是,军队和地方协力工作,

毕竟给广大群众以获得土地的希望,为建设根据地和准备大战役的战场打下了基础。野战军因匆忙分兵外线出击雨季行军而疲病减员,此时也得到大批

兵员物资的补充,恢复了体力,并减轻了老解放区的负担。这些,为嗣后的一系列胜利的战役增添了有利因素。

第三,是加强了组织建设,调整了关系,更有力地支援了战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