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举行的盛大国庆宴会上讲话,教训热诚接待了他的主人不要“用武力去试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大有以“老子党”自居、指手划脚之态。10月2
日双方开始会谈,máo • zé • dōng、周恩来、陈毅等出席。赫鲁晓夫又指责中国
1958年炮击金、马,是“冒险”、“好战”,“对亚洲和平不负责任”,甚至强烈暗示中国可以考虑暂时让tái • wāndú • lì。陈毅当即起而反驳。赫鲁晓夫竟
说:“好,我知道你是元帅,我是中将,军事上我得服从你,但现在在党内我是第一书记,你只是政治局委员,你应当听我的。”陈毅回敬说:“你讲
得不对我们就不听你的,这是两个党在谈问题嘛!”
这样的会谈当然谈不拢。然而这次会谈加深了对问题的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继续开辟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新中国必须坚持dú • lì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近代中国有志改革的优秀人物曾长久在黑暗迷茫之中寻求真理,包括青年陈毅在内,而最终是由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才将马列主义送来中国的。
“走俄国革命的道路”,自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信念。然而照搬照套的王明教条主义路线,又招致革命的惨重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负伤的陈毅
奉命留在深山野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从这时起,máo • zé • dōng所倡导的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才开始被全党所认识和接
受。这是划时代的转折。
中国革命胜利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给予中国经济建设以大力支援。
1952年陈毅随同刘少奇参加苏共“十九大”,曾受到斯大林亲切接见。斯大林为自己过去不适当地干涉了中国革命而当面向中国同志表示了歉意。这使
包括陈毅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深为感动。但即便如此,陈毅也不盲目崇拜苏联,而是dú • lì思考和客观地观察苏联。他看到了与国际主义精神同时存在的
某些大国主义阴暗面,看到了事物的复杂性及值得忧虑的前途。
果然,1958年苏联提出与中国共建长波电台和海军联合舰队两项损害中国主权的建议,这理所当然遭到中国方面拒绝。然而赫鲁晓夫来访之日为此
事受到中方责问时又矢口否认,硬说“那是某些政府部门干的事。”陈毅立即与他当面对证事实,令他语塞。碰壁之后他并未改弦更张,反而进一步采
取了扩大和公开中苏分歧的做法:1959年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塔斯社发表声明公开偏袒印度;赫鲁晓夫访美前苏联片面撕毁中苏双方技术合作协定??中
苏关系被一步步推向破裂边缘。全世界都注视着中国共产党人将作出何种抉择。
“老实讲,我们可以跟着赫鲁晓夫走”,陈毅1963年与日本朋友谈话时说,“这样他马上会称你亲爱的同志,授你勋章,给你援助,可以得很多好
处。但我们作另一种考虑:不服从他‘老子党’指挥,坚持原则,以平等的地位起来同他讨论问题,那马上就要遭受打击。我们考虑过后果,但为了保
卫马列主义原则,保卫中国dú • lì自主权利,中国决心不贪图他的‘好处’,把这场斗争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