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知己里的女眷,现在一般不主动见贵生,南阳侯府不会把贵生上当的消息传出去,浪荡可以,传扬未免夸张,又不是好听事情。
何况亲戚知己们的眼里,只有栾英。
表姐妹们只有冯清从父母闲话里听见内情,时常来看贵生。
贵生的事情不应该对小姑娘提,清阳侯府的持家为人,也和南阳侯府相似,清河侯世子三十岁的年纪,自己都不算稳重,而世子夫人故意让女儿听见,好让清姐儿知道贵生不堪,英哥才是好的。
所以,世事也有矛盾的时候,比如世子夫人也认为贵生这么小就浪荡叫不堪,那么她嫁丈夫时为什么还要选清河侯府,当时的世子也是个浪荡人。
清姐儿把父母话当耳旁边,依然和贵生相处,这应该有遗传。
南阳侯夫人故意不阻拦,冯氏则开始拼命孝敬婆婆,公公不管家,冯清来时大多只拜见婆婆。
冯氏笑道:“清姐儿时常要来看母亲,倒也算知礼。”
“是啊,这孩子倒是个乖巧的。”南阳侯夫人笑回。
冯氏硬是想不起来自己当年做过的事情,“乖巧”这两个字在她们婆媳间是贬义词。
南阳侯夫人装的很停当,也会长辈般的说上一句:“这孩子来得太勤了吧,虽是嫡亲表兄妹,就像兄妹一样的身份,可到底长大,亲兄妹也要分开的年纪。”
虽然这话对于南阳侯府清河侯府不实用,但有些迂腐的家里是这样,姑娘们长大,就独居绣楼,父亲兄弟都很少见面,避嫌避到这地步的家庭,在这样的朝代是有的。
冯氏心头一跳,“亲兄妹一样”这话实在扎心,她不敢分辨,忙解释着:“到底不是亲兄妹,如果是亲兄妹也就不会时常的来,正因为不是一个家里的人,才时常来看。”
南阳侯夫人也就放过去,嗯上一声,吩咐人拿吃喝给冯清:“不要亏待表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