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清的松江知府也就罢了,市舶司的官员从国子监里或者朝堂上挑,你看中哪个挑哪个,咱都依了你。」
「至于你在松江市舶司搞得什么招聘,不管你招了多少人,都只能当吏员,不能做正印官!」
「可是……」
老朱见大孙还想争辩,当即斩钉截铁的道。
「没有可是!」
「你要是不乐意,咱连刚才的话都收回!」
朱允熥见状只能悻悻的道。
「好吧!」….
「谁让您老是皇帝了呢,您老说啥就是啥吧!」
老朱见大孙一脸的不开心,想了想耐心地解释了几句。
「士农工商乃是国朝立国之本!」
「想要统御臣民,就得将臣民划分成几种。士就是辅佐咱们治理国家的,他们出身必须清白,必须是普通百姓之家!」
「你想想看,一旦他们掌握了朝廷大权,手里又有家族的人才支撑,还有庞大的财力,那他们是听皇帝的,还是自己当皇帝?」
正在给朱允熥上药的郝文杰,听到老龙开始教小龙帝王心术了,赶忙草草地收起药箱退了出去。
「陛下,微臣已经给皇太孙上好药了,微臣就在殿外候着,陛下有事随时召见微臣就好!」
老朱也不愿意有外人在场,见到郝文杰如此识趣,当即朝着其摆了摆手道。
「你先下去吧!」
「诺!」
老朱在打发走郝文杰后,又语重心长地对朱允熥道。
「大孙呀!」
「历朝历代的皇帝打压商贾是有一定道理的。」
「商贾有钱,当官有权。」
「如果让商贾当官,岂不是又有钱,又有权?」
「到时候权钱交易,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谁还用心做事,谁还想着建功立业?」
「所以,想要身份高贵,就不能从事商贾贱业。想要从事商贾贱业赚钱,就别想着当官!」
「此二者不可兼得也!」
朱
允熥听到这话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响,他突然想到身体中另一个人的记忆,好像也有关于「官员不得经商」的规定。
难道说是自己错了?
千百年来,不论是几百年前,还是几百年后,都有这条规定?
朱允熥一直以自己多了几百年的见知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超越了皇爷爷几百年。
直至此刻他才发现,记忆终究是记忆,就算自己记得再深刻,也总有思虑不及之处。
而且,几百年的见知未必就比古人强,最起码比不上皇爷爷的朴素认知。
按照皇爷爷的想法,既然千百年来都有这个规矩,那必然有这个规矩的道理。
他算不上千古明君,但老老实实按照前人的路走总没错。
朱允熥想通这个关节,总算是心悦诚服地低下了头。
「皇爷爷,孙儿这次真知道错了!」
「孙儿此次在松江府确实是冲动了,不该任性地举办招聘!」
老朱听到大孙这样说,脸上也总算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他还真怕这孙子有逆反心理,以后做事专门跟自己对着干。
那样一来,大明可能撑不了几十年就得灭亡啊!
「好好好!」
「知错能改就还是咱的好大孙!」
「哈哈哈!」
老朱开心地大笑几声,随即揉了揉大孙的小脑袋。
「你好好趴在这儿养病吧,咱去后宫找你小奶奶们玩耍去,嘿嘿嘿……」….
「等等!」
朱允熥见老朱要跑,赶忙将其给叫住。
「皇爷爷,孙儿突然想到一个办法,您帮孙儿参详下此法是否可行!」
老朱此时心情大好,当即停了下来,重新坐回到床边。
「说吧!」
「皇爷爷,假如朝廷有些特殊需求,需要一些特殊的人才做事,朝廷现有的官员又没有合适的,可否临时招聘一些没有参加过科举,但是又有专才的人来担任?」
「协理、参赞之类的吗?」
「差不多吧!」
「就是给他们个职务,参考朝廷的品级给他们相应品级的待遇,但他们又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不用经过吏部委任,也不用给他们正式俸禄。俸禄从他们的工作业绩里出,干得好赚得多,干得差赚得少,如果犯错可以随时撤职……」
「职务也不用固定,有需要就设置,没需要随时可以裁撤。」
「您觉得这种临时聘用的制度如何?」
老朱听到这番话,认真地思考了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