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悬剑司对此很满意。
肖朝国也不争这权力,各部对此也不质疑,乐得大家都开心。
皇帝也借此,调和了悬剑司与朝野的关系,并且将这把剑握在手中的同时,也不再让群臣噤若寒蝉。
君臣之间的猜忌,也少了几分。
……
三司会审,在廷尉府开庭。
内阁全部旁听,京城五品以上官员,都来听审。
“少师?”诸葛青山见方觉进来,连忙招呼。
方觉走来,群臣见礼,他左右看了看。
没位置了,尴尬。
本来说不来的,但听说皇帝都发话了,让得空的都来。
方觉只好来了,总不好当作不知道,这样恃才傲物久了是不行的。
诸葛青山见状,瞥了身旁某人一眼。
那人无奈起身,坐到最角落去。
“少师,这边请。”诸葛青山招呼道。
“首辅大人也在?”方觉走过去,坐下笑问,“您老竟得空?”
“陛下旨意,老夫怎敢不来?”诸葛青山笑了笑。
这时,三法司的人都到了。
庭上,有四张桌子,最高处的是廷尉府,下三桌平齐,分别是大理寺、刑部与悬剑司。
众人停止议论,从古至今,庭上皆是严肃的。
而三司派遣的官员,方觉也都认得。
都只是侍郎一级的人物,三司的首脑是不会出席的,除非是审判亲王,才需要那样的配置。
廷尉府作为最高法,在本案中是监督与补缺的作用,只要正常是不会管过程的。
只做最后,由三法司结合给出的审判结果,予以肯定或是修改。
而三法司之中,一般由悬剑司负责举证;大理寺负责审查证据,保证司法公正;刑部则主要负责审定罪责以及量刑。
三司会审,自古制度不同,各有不同的规制。
这只是这一朝的三司会审制度。
“咚……”随着一声钟响,廷尉府侍郎喊道,“开审!”
然后就开始看自己桌上的案卷,仿佛整个现场与他无关。
刑部侍郎拍醒目,道:“带犯官何楼前上庭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