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太子威武> 第七章 二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二王(3 / 4)

李定国安慰道:“殿下放心,王自奇不过是跳梁小丑,某年前便能把他拿下,定不会误了来年的战事。”

见朱慈煊眉间深有忧色,刘文秀道:“此事不急,殿下且宽心,晚间咱们私下再说。”朱慈煊也知道此刻并非说话的所在,只好强颜欢笑,先应付各人不绝于耳的恭维和奉承。

饭后,几人来到内室。朱慈煊着急道:“王自奇偏据永昌,并非心腹之患,晋王遣一大将平之即可,何须亲自出征?”

李定国道:“殿下所说自是正理。只是永昌偏远,消息往来不畅,或剿或抚,某亲往方可临机决断。王自奇手下尚有数万精兵,若能招降,我平添一大助力。旁人去的话,王自奇怕不会甘心就降。”

刘文秀也道:“某与王兄已商量妥当,王兄速去速回,不及开春便可回师。有某在贵州主持防务,殿下大可安心。”

朱慈煊知道刘文秀老于军旅,若能坐镇贵州,满清未必便敢来犯。但他更知道二王间隙已生,刘文秀很快就要被李定国夺权闲居,可他却没法直接就说出来,一时愁肠百转,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扭转局面。惆怅间听杨在笑道:“晋王此去定然手到擒来,将王自奇一举荡平。下官来前,陛下已有意移跸贵阳,特让下官随殿下宣慰之余,和晋王蜀王探询一应事宜。”

李定国听闻,不悦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贵州新蒙战事,民心不定,岂可让陛下涉险?况且移跸一事花费巨大,如今在在缺钱,维持军需已是不易,还请杨大人向陛下明言。”

朱慈煊一听要糟,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李刘二王原本就因永历移跸一事嫌隙暗生,杨在这会儿提出来,是要逼着李定国反对,让二王的矛盾表面化么?他绞尽脑汁想维持二王的关系,此刻却深感无力,历史的车轮隆隆碾过,与之相比,他所有的努力都渺小至微不足道。李定国的态度也让朱慈煊心里犯嘀咕,杨在都说了是替天子垂询,你不同意也别这么直耿耿的怼回去啊,还花费巨大,这让永历听了怎么想?就算明朝皇帝经常被大臣指着鼻子骂,可那是文官啊。你一个手握重兵的亲王也这么干,如何能不让永历对你多留几个心眼?

眼看杨在虽然唯唯诺诺,眼中却暗藏冷意,刘文秀也皱眉不语,朱慈煊赶紧打圆场道:“兹事体大,确需多方计议。天子移跸所费或不菲,但父皇若到贵阳,却于抗清大有好处。花费一事,可请礼部与诸多长于理财者细细盘算,能省则省,想来父皇也不会在意些许虚礼。”他语气不急不缓,先承认李定国所说不虚,又暗示永历移跸势在必行,反对也是无用。

刘文秀闻言笑道:“殿下高见,陛下移跸贵阳既显恢复决心,又可鼓舞士气,确有好处。国难当头,各项开支自是尽量节省,不过再省也不能让陛下难堪。杨大人不妨于贵阳多留几日,看看贵阳有何短少处需购置,有何破败处需修缮,某这便让工匠们先准备起来。”刘文秀打蛇随棍上,借着朱慈煊的口风就要把此事落实。

李定国满脸阴翳,他反对永历移跸,是因为此事涉及到了孙可望败亡后西营的领导权之争。原本的西营以孙可望为首,李定国和刘文秀辅之。孙可望的班底集中在贵州,他投敌之后,刘文秀在贵州安抚地方,基本已经获得孙可望残部的效忠,再加上刘文秀原本在四川的老营,这就让李刘二人的实力迅速接近。李定国的部属大多在云南,永历若移跸贵阳,那李定国今后很难再同刘文秀相抗。朱慈煊和刘文秀对此都心知肚明,刘文秀想顺势就导,逼李定国低头。朱慈煊想团结二王,一时却不知计将安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