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酉匡乐颠颠,没有大师搭理他他也乐颠颠,还大着胆子去看那个已经熄火的高塔钢炉转圈,那眼神仿佛是在看一个聚宝盆。
可冉昱却并没有其他人那么乐观。
等炉体冷却之后,他和几位老师一起检查过整座机关设计,发现合成氨的压力容器因为脱碳产生了腐蚀。
“你需要的这个压强只能使用低碳钢,但你这半水煤气中含有氢气,不控制脱碳反应肯定要造成反应容器的消耗,这样一来你产出的氨成本太高,远远比不上海西洲的石灰氮工场。”
谢门捷一边查看这反应炉的内部,一边摇头。
“我倒是觉得可以用熟铁尝试一下。”
毕津思索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建议。
“也不用全炉都用熟铁熔铸,就只在内侧嵌一层,熟铁没有强度,但却不怕氢气腐蚀。我之前给物化科造实验室的时候便用过这法子,老谢你自己说,效果如何?”
“倒是不错。”
谢门捷连连点头,转而看向冉昱。
“七郎造氨可是为了农肥?那这么大的机关可是不够用,产量实在太少了。”
“你这套机关造价如何?”
冉昱想了想,很诚实地回答。
“造价不菲。”
虽然矿渣价格低廉,但全套设备的中的脱硫、净化及高温高压合成构件都价值不菲,造的越大就越要求超高的工艺水平,更别说在合成氨过程中需要的催化剂,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损耗。
若是就目前的成本折算下来,他这套设备虽然能合成氨,可是成本跟从海西洲买入相差无几,甚至还要略高,并不具有市场竞争力。
想到这里,三位大师齐齐叹了口气,毕津开口道。